明文禁止私设指路牌,
出门在外,交通指示牌可以帮助人们辨明方向、找到位置。可是你一定不会知道,某些交通指示牌只是山寨了正规指示牌的样子,实则是一些商业机构的广告。并且,这些山寨指路牌早已成为一些广告公司的地下生财之道,成本不过千元的指路牌被他们一倒手,身价立马翻上十倍甚至数十倍。
短短百米4个“山寨牌”
闵行区吴中路虹许路地处中环路附近,车流人流十分密集。于是,也成为了附近不少商家广告位的首选安插地。
近日沿吴中路700多号往虹梅路方向步行,仅仅百来米的道路两旁,就竖立着4块山寨指示牌。乍看之下,偌大的招牌和一旁的道路指示牌一模一样,均为蓝底白字,唯一不同的是,上面有些写上了电话号码,有的标上了代理品牌的标志。记者随意询问了几名路过的市民,大家都以为这就是正规指路牌。
事实上,城市道路上主要会设置两种标识牌:一类是蓝底白字的交通指示牌,另一类是旅游景点指示牌,标牌底色为褐色。前者主要由交通主管部门设立,后者主要由旅游主管部门设立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在本市城市道路、公路和沿路公共绿地上设置道路指示牌。

以上是阿里第五代指路牌梅花立柱路的图片
新型上海第四代路名牌有三种类型,其高度都是2.5,只是长度和宽度有所不同。这三种类型分别是:设置于支路的立杆式小号路名牌、设置于主次干路的立杆式大号路名牌、设置于主次干路交叉口的直角式路名牌。设置于主干路及次干路的路名牌,牌面尺寸为1500毫米x 450毫米;设置于支路的路名牌,牌面尺寸为1200 x 360毫米;设施在主干路与主干路、主干路与次干路交叉口的直角式路名牌,牌面尺寸为1500毫米x 360毫米。新型上海第四代路名牌其主体为蓝底白字,更为醒目,设置在主次干道上的路名牌高2.5米,版面为2mm铝型材用内部链接件链接两块版面,使路名牌达到双面指示的效果,面贴按《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》要求的钻石级反光膜,再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底色及文字内容。
1、主干路交叉路口采用A型(直角式)路名牌,牌头为二块,尺寸为1500mm×360mm,牌头底部距地面2.5米。
在提供产品的同时,本公司按照客户的需求,极积参与设计和规划,主动提出合理建议,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,并一直不遗余力地做好售后服务,提供安装讲解和后续服务。
2、 B型(大丁字形)路名牌立杆为单根φ89mm热镀管。
路名牌的结构设计
3、 C型(小丁字形)路名牌立杆为单根φ76mm热镀管。全部主干路和双向为6条机动车道以上的次干路,采用B型(大丁字形)路名牌,牌头尺寸为1500mm×450mm,立杆为单根φ89mm热镀管,牌头底部距地面2.5米。

以上是阿里第五代指路牌梅花立柱路的图片
景区指路牌设有二维码高大上
不少游客到黄河风景名胜区游览时发现,全新的景区指示系统导视牌不仅造型独特,文化气息浓厚,每块指示牌还设有二维码(如图),游客拿手机扫描后就能查询到出游信息。
据了解,为给游客出游营造更加方便快捷的环境,此次,该景区用近一年时间完成了全新指示系统导视牌设计、安装,除注重实用和美观,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。道路指示牌在设计风格上采用三高一低的立柱组合式设计, 既体现田园风格,又融合文化气息。所有导视牌主体结构在选材上均采用四川砂岩;色彩搭配以突出柔和感为主,整体以黄色砂岩为主色,阴刻绿色隶书字体,红色玫瑰金箭头导向。箭头设计活动式,可以随时根据位置更改做出调整。
为突出实用性,导视牌三面都能找到相对应景点,总体导图为游客提供全部景点与方向。值得一提的是,所有指示牌都专门设置了二维扫描码,方便游客随时进行网上查询,位于景区入口处的总索引牌则将景区内开放景点归类介绍,交通道路牌除了具备指路警示作用,还在下方设计仿古图案,突出黄河文化元素。

以上是阿里第五代指路牌梅花立柱路的图片
路名路牌被称为“本地人的脸,外地人的眼”。
有关路名路牌的职能部门有民政局、建委、公安局,今年又加上规划局,与此相关并与广大市民相联系的还有邮政局、房产局、土地局等等,路名牌混乱,最终受影响的是群众,路名牌混乱的情况到了必须认真纠正的时候了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首先要意识到路名牌问题不可小视,它关系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,关系到城市的细节,如今城市发展必须注重细节,而路名牌的设置就是重要的细节之一;同时,鉴于多头管理是路名路牌混乱的症结,建议成立一个对路名路牌有统一协调功能的机构,从规范路名做起,制作安装精美的路牌,主动请市民挑错,出错的立即纠正,并要求所有机关和媒体都使用正确的路名、拒绝不规范的路名,再通过大力宣传包括出版权威的城市平面图,让全体市民都知道新路名,这样做才能与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相适应。

以上是阿里第五代指路牌梅花立柱路的图片